close

我終於把這本小說看完了.....

幸好它夠短也夠好看

我不得不承認如果照原作的故事拍成電影

或許可能因為題材不夠大眾商業而可能無法造成現在印度浪潮

所以普羅大眾的口味還是以愛的大冒險為主吧

 

之前聽影評在同時評電影和原作的時候

極力讚電影的好看 而批評原作

說原作是一本綺情的小說

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不堪聞問的一面

為什麼硬是要把印度只寫出戀童癖 雞姦犯和貧困的一面

.....也是一種說法呢

雖然當我聽完評論的瞬間 是令我下巴掉下來了很久

 

當我看完小說 我也覺得小說比較好看

電影取其精神的改編也可以

但我不會放棄它是一部愛的大冒險的說法 (堅持ing)

 

原作也是一個大冒險 是一個印度少年的人生冒險

也可以說是印度底層生活人民每天的寫照

(或許也是台灣底層生活的寫照)

在孟買這個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出生無父母的孤兒 戀童癖

利用身體殘缺的兒童乞討的犯罪集團

為了養家活口下海當妓女的少女....etc.

有不計其數的人都是這樣在過生活的 

十二個問題 由主人公不同的際遇得出答案

與其說這樣不平凡的遭遇都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不如說作者是透過這十二個不同的問題去反映眾多印度人的生活

也是告訴很多人雖然印度現在是金磚四國 閃閃發亮

別忘了還有人是這樣在過日子的

回教徒 印度教徒 有錢人 貧民大家都同在南亞最大的大陸上

同在一個國家

 

對於綺情的部分我是覺得還好

要不是作者敘述的手法夠緊湊

通篇灰暗的感覺是很容易讓人感到鬱悶

因為會覺得在印度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大家都在受苦

窮人光是討生活就得用盡心思 也許偷拐搶騙 也許用身體或勞力

好不容易賺得一筆錢

還是得擔心自己會不會遇上大尾的 讓自己的辛苦都付諸流水

就像是在深海底層游泳的魚

有些還是感受的到來自太陽的光線

但多數的都是在深海底生活而沒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有錢人也有自己的難題

像小說提到的女演員或是澳洲軍官

一個無法忍受自己的年華老去 選擇以自殺保持住自己容貌最美的一刻

來自澳洲的軍官家庭最後也支離破碎 最後還是被遣回澳洲

不過作者仍然會在一些地方替看起來一片漆黑的生活

三不五時會出現點點亮光的地方 給書中的角色一些希望

我想也許也是代表作者仁慈的部份吧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高高低低

就像一片榮景中突然出現金融海嘯

當大家都哀號一片 認為不過三年看不到谷底的的時候

誰想到不出一年似乎就可以看見鴿子叼著橄欖樹的葉子出現

有的時候就是比誰的氣長 誰就可以笑到最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hinx08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