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書有點小多 所以打算慢慢來打心得

(陪病的過程會讓人一直想找書看)

 

決定打這本書有一部份算是自我療癒和最近的綜合小感

其實當時從廣播中聽到這本書的介紹後 我就覺得應該找來看

(早在我爸往生一年多前)

因為它談的是我們一般人不太會談的”喪慟的療癒”

 

對一般人來說 安慰人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更別說是安慰家中有親人過世的人

更是難上加難

一個不小心其實是會造成其他的傷害 而自己卻不自知

連小于(美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的時候

都自己慚愧的說當時安慰人安慰錯方向 對當事人的心情其實沒有太大的效果

因為我們會的那套通常都是社會上常用的公式

不要太難過了” “你要堅強喔”or ”快去找點別的事情做吧”etc.

其實對於正在沈浸在悲傷中的人來說

這些話或許就是馬耳東風……吹過就算了 作用不大

連我爸過世當天 我遠在澳洲的表姐正好打電話來

跟我說得第一句話就是"你不要太難過喔"

我聽了不免苦笑.......人死 家裡人哪個不難過的 orz

 

看完這本書我也很想問 “喪親者你覺得應該要花多久才能走出??”

 

沒經歷沒看書前”喔……大概幾個月吧”

後來才發現需要的時間比想像中長很多

而這段時間就像是割傷的傷口雖然癒合 但仍會隱隱作痛

至於從隱隱作痛到不痛化成疤痕的時間要多久……這就更難說了

 

我們的社會太提倡成功和擁有 把它視為是正面或是好的

對於失敗和失去 就避而不談……認為是負面的最好都不要遇見

然而人生就是那麼一回事

有得有失 有生有死 有高興就有難過

真的可以完全避開無常的 我想也很難

然而社會教給我們對於負面情緒的產生

要嘛就是很理性 所謂大人的作法

要嘛就是很壓抑 一副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然而這樣真的就可以讓情緒消弭於無形嗎??

我很懷疑……我覺得它會轉為另外一種形式留在身體內 遲早會表現出來

 

我覺得這本書算是簡單的悲傷療癒手冊

書本的前半段算是簡單的介紹喪慟之下人通常會有哪些反應

可以讓當事人或是身旁的親友有個對照

因為很多人對於悲傷都有很制式的刻板印象

EX.悲痛欲絕 or 淚流不止

一旦和社會既定大眾的反應不同的時候

通常都會覺得疑問 甚至產生譴責

(不管是自責或是旁人碎嘴)

但實際上依照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會有不一樣的悲慟反應

像母鳥自己以前都說如果在葬禮上不哭的人就是不孝順或是無情等等

等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的反應也和想像的不同 所以必須尋求有相同經驗的人肯定

有個對照…..其實也可以讓自己更瞭解悲慟背後的意義

 

後半段就是給當事人可以自我療癒的方法

因為我們的社會風氣太注重理性思考

對於負面的情緒通常是採取阻隔的方式

這感覺就像是古代治水採用的是防堵

一旦有情緒要嘛隔絕 要嘛轉移注意力

其實都不算是好的處理方式

因為情緒並沒有消失……只是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留在身體中

(這該說是能量不滅嗎?? XD

而且讓很多人的情緒無處可去 反而成為有的沒的疾病

應該是採取疏通的方式讓情緒有可以找到出口的機會

其實這樣是很需要耐心和時間的

而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耐心和時間

但唯有面對並接納情緒 才有可能慢慢的走過悲傷

 

我還蠻佩服這本書的作者

套小于曾經說過的話 (我只記得大概)

我把傷口掀給你看不是要你同情我

而是為了告訴你 這個傷口或許現在很痛

但是會好的……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走過來的

作者算是自己經歷了多次人生的波折 (父母離婚 父親早逝)

而選擇走悲傷療癒的心理治療

將自己人生失落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幫助大家在這條看來孤單的路上 稍微點個燈讓大家好好的走

我覺得這真的很了不起

 

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不好過的時候

我想這些令人討厭的情緒

就是讓人學習瞭解自己 而未來可以幫助別人的存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hinx08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