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流行果然是....單純

話說當我知道這是一部默片的時候我還蠻驚訝的

沒想到在3D特效滿天飛的年代還有人一跳跳到很古早電影剛開始發展的階段 拍默片

所以莫名的很想看

而且看預告片的時候一下就可以知道故事的內容了

表示應該不會因為無聲沒什麼對白就對劇情理解不能

 

1929年 喬治瓦倫丁是默劇片的大牌明星

卻在一次參加完電影放映之後的記者訪談和不小心撞入場內的粉絲 派蒂米勒相遇

很巧合的是派蒂米勒自己也是一個懷有星夢的女生

所以她到了片場參加試演的時候又和喬治不期而遇 

兩人之間有了一點小小的曖昧 但很快又擦身而過......

而後來是無聲片轉為有聲片的開始

喬治因為瞧不起有聲片的未來市場

而決心自導自演繼續拍著自己的默片結果反應不佳

而派蒂米勒卻有幸得到片場的重用成為有聲片的女主角從此一砲而紅

兩人的際遇從此大不相同

鬱鬱不得志的過氣男主角 對上 當紅炸子雞的女星

 

老實說我很愛外國的老電影 雖然不常看

都被奧黛莉赫本帶進老電影的氛圍中

但還是看有聲片 所以第一次看默片

所以看到男主角留很早期類似克拉克蓋博的小鬍子

全部演員的表現方式都是那種古早味

我真的有種超有趣的感覺 (男主角真的太適合小鬍子了 很帥啊~!!)

 

全部印象深刻的有二幕

一個是男女主角背對背 

而男主角聽著女主角對著訪問的媒體高談闊論有聲片和默片的差異

女主角說著已經沒有人要看擠眉弄眼的過去式 大家比較想聽到她的聲音

另外一個是女主角的男伴對男主角說"我爸爸是你的影迷"

整個就是"喬治.....我們回不去了" (謝安真調)

時代的眼淚流了不只是一公升 是瀑布吧th_058_.gif  

 

當現在3D蔚為潮流

選擇以默片來表現劇情反而成為很大膽的想法

除了想讓很多人回憶起電影最初的美好

也讓被大場面或是大特效的觀眾養大感官胃口之後

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真的應該要注意的事情上面 ---演員的演技和劇情

這就像是人缺少了一部分的感官 其他感官就會變得靈敏起來

你少了特效和色彩甚至是對白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劇情和演員的表情上

字卡只是輔助而已 重要的情節之下跳出來告訴你他們的對話


不過大家仍然還是有進電影院有我就是要追求聲光效果的享受 被喇叭轟炸過得爽快感

所以這部票房和評價就兩極

而男主角可以得到奧斯卡我不意外

因為沒有對白你就只能看演員的演技了

連演技都Hold不住故事 那這部電影鐵定毀掉

聽說好萊塢的票房這幾年一直往下走

一直以來都是大卡司大製作大特效卻沒有相等的票房回應

我想大概跟好萊塢劇本荒有關吧

 

看著對岸有錢有卡司每年拍出的電影戲劇成千上萬

但真的能夠為人稱道的電影或戲劇好像也不是特效搞很大的製作

反倒是最平易近人的"失戀33天"或是台灣的"那些年" 能夠成為年度叫好叫座的電影

我自己是覺得台灣的電影資金來源沒有大陸那麼充沛也不是壞事

用台灣現有的技術和說故事的能力來帶動票房

總比把焦點放在華麗的特效上面結果看完之後換來空虛和空洞的劇情好多了

特效本來只是輔助 卻成為很多人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理由

也讓不少片商或是導演把特效作為宣傳的重點

但讓觀眾進了電影院買了票出來 能夠討論的先是特效才是劇情 

這就倒果為因

反正比特效再怎樣也威不過好萊塢

比場面也大不過大陸

那就比劇情和深入人心的說故事能力吧

(但是該有的資金還要要有 沒錢怎麼辦事??)th_065_.gif  

大陸市場大反正怎麼拍都可以賺錢.....東西多但競爭力不一定強 

不過多了總還是會有好作品的

台灣能走的大概就是巫蠱路線吧

也就是不管是怎樣的東西先在一個島內打個你死我活之後

能夠在市場活下來還能賣得出去的就有一定的水準了 

 

有人說大藝術家很容易看到睡著

我也覺得這部片最好不要當成下班之後的娛樂片(睡飽再看比較好)

因為沒有聲音和對白只有音樂真的很好睡 (我愛這部電影的配樂)

雖然它的故事很老梗

就是一個大明星由盛轉衰 但追星女卻一躍成為大明星的愛情故事

但需要花很多的注意力在演員的表情和劇情甚至是配樂上面 

而且這才是看大藝術家的必要條件

把眼睛用來感受整部片子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 還有導演運用簡單的手法給予的暗示

(像是除了字卡以外 主角拍得片子的片名和飯店名稱都在暗示主角兩個人的狀態)

耳朵放在電影的配樂上面因為配樂說明了電影主角的心境狀態和目前劇情的發展

還是值得一看

但對於習慣聲光效果和有對白的就不推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hinx08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